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检验沥青与粗集料表面的粘附性及评定粗集料抗水剥离能力。对于zui大粒径大于13.2mm的集料应用水煮法,对zui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应用水浸法进行试验。对同一种料源集料zui大粒径既有大于又有小于13.2mm不同的集料时,取大于13.2mm水煮法试验为标准,对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应以水浸法试验为标准。
二.仪具与材料
1天平:称量500g,感量不大于0.01g。
2恒温水槽:能保持温度80℃±1℃.
3拌和用小型容器:500mI。.
4烧杯:1000mI。。
5试验架。
6细线:尼龙线或棉线、铜丝线。
7铁丝网。
8标准筛:9.5mm、13.2mm、19mm各1个。
9烘箱:装有自动温度调节器。
1O电炉、燃气炉。
11玻璃板:200mm×200mm左右。
12搪瓷盘:300mm×400mm左右。
13其它:拌和铲、石棉网、纱布、手套等。
三.水煮法试验
1准备工作
①将集料过13.2mm、19mm的筛,取粒径13.2mm~19mm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集料5个,用洁净水洗净,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②将大烧杯中盛水,并置加热炉的石棉网上煮沸。
2试验步骤
①将集料逐个用细线在中部系牢,再置105℃±5℃烘箱内lh。按规程T 0602的方法准备沥青试样。
②逐个取出加热的矿料颗粒用线提起,浸入预先加热的沥青(石油沥青130℃~150℃)(煤沥青100℃~110℃)试样中45s后,轻轻拿出,使集料颗粒*为沥青膜所裹覆。
③将裹覆沥青的集料颗粒悬挂于试验架上,下面垫一张纸,使多余的沥青流掉,并在室温下冷却15min。
④待集料颗粒冷却后,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调整加热炉,使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但不允许有沸开的泡沫。
⑤浸煮3min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矿料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按下表评定其粘附性等级。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级表
试验后石料表面上沥青膜剥落情况 | 粘附性等级 |
沥青膜*保存,剥离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 | 5 |
沥青膜少部为水所移动,厚度不均匀,剥离面积百分率少于10% | 4 |
沥青膜局部明显地为水所移动,基本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剥离面积 分率少于30% 。 | 3 |
沥青膜大部为水所移动,局部保留在石料表面上,剥离面积百分率 于30% | 2 |
沥青膜*为水所移动,石料基本裸露,沥青全浮于水面上 | l |
⑥ 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5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四、水浸法试验
1准备工作
① 将集料过9.5mm、13.2mm筛,取粒径9.5mm—13.2mm形状规则的集料200g用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②按规程T 0602准备沥青试样,加热至按T 0702的要求决定的沥青与矿料的拌和温度。
③将煮沸过的热水注入恒温水槽中,并维持温度80℃±1℃。
2试验步骤
①按四分法称取集料颗粒(9.5mm 13.2mm)100g置搪瓷盘中,连同搪瓷盘一起放入已升温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1h。
②按每100g矿料加人沥青5.5g±0.2g的比例称取沥青,准确至0.lg,放人小型拌和容器中,一起置入同一烘箱中加热15min。
③将搪瓷盘中的集料倒人拌和容器的沥青中后,从烘箱中取出拌和容器,立即用金属铲均匀拌和lmin~1.5min,使集料*被沥青薄膜裹覆。然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20个,用小铲移至玻璃板上摊开,并置室温下冷却1h。
④将放有集料的玻璃板浸入温度为8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min,并将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
⑤由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人水槽内的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的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剥离面积的百分率,评定后取平均值表示。
注:为使估计的剥离面积百分率较为正确,宜先制取若干个不同剥离率的样本,用比照法目测评定,不同剥离率的样本,可用加不同比例抗剥离剂的改性沥青与酸性集料拌和后浸水得到,也可由同一种沥青与不同集料品种拌和后浸水得到,样本的剥离面积百分率逐个仔细计算得出。
⑥ 由剥离面积百分率按表上评定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等级。
五、报告
试验结果应报告采用的方法及集料粒径